说课稿《9.1 认识浮力》

教学目标分析

对于浮力概念,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其实已经有了感性认识。

所以,本节课的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对浮力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所谓理性认识,就是能揭示浮力这个概念的一些本质的共同属性,舍弃其“无关”特征,并发现这个概念的本质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

本节课的第二个目标是:学生对浮力由感性认识发展为理性认识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启发式策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利用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编者评:所谓启发,是指概念的本质特征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设置合适的情境和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概念的本质特征。设置情境和问题的技巧包含:变式提问、同类或异类比较情境,反例举证情境,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原理。发散思维包括用途发散,因果发散,词语发散、结构发散、方法发散等,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思维。而逻辑思维能力包含抽象概念的逻辑思维,这就需要锻炼学生的多维思维,逆向思维,迁移思维(比如顺应性迁移的类比方法、同化性迁移的举一反三,重组性迁移的未知与已知因素的变换),比较思维。】

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学情分析,我有两点分析。

第一,学生认知水平分析。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学生的心理阶段目前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学生已经形成思维守恒概念,能进行多维思维,考虑概念的多因素影响时,能减少他们的顾此失彼的现象,可以说,初中物理的逻辑思维锻炼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锻炼学生的多维思维能力。另外,此阶段,学生的逻辑推理由具体逻辑推理向抽象逻辑推理发展。初中的概念的影响因素不再是单因素的,多个串联因素的影响,由多个串联因素的影响最终逻辑推理出首尾因素的联系和比较,这就是抽象逻辑推理。现在初中物理非常重视公式的推导过程,就是考验学生的抽象逻辑推理思维能力。

第二,学生学习动机分析。很多人知道,激发学习动机,最好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可是有些老师在实际操作中,却总是喜欢通过物质奖励,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和认可等方式激发学生外部动机手段。根据动机理论,外部动机不是对学习本身感兴趣,而是对学习结果感兴趣,外部动机的效果短暂而微弱。有趣的物理现象虽然与学习有关,但属于近景直接性学习动机,有效果但不稳定,易受成绩不理想或环境影响。所以,根据奥苏伯尔的理论,提高认知内驱力(也叫求知欲望)才是最重要最稳定的学习动机。如何提高认知内驱力?当学生通过强大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在探索未知知识或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就感 和幸福感,这种成就感 和幸福感进而产生更强烈更持久的学习内部动机。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初中生,兴趣和动机不应再以外部动机作为教师关注和培养的重点,而应以强大且可靠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获得作为内部动机来关注和培养。

教材分析

根据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本节课的内容属于下位学习(类属学习)。因为学生对力的概念已经有了理性认识,再来学习浮力,是对力的概念认识的补充,加深和拓展。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而言,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属于“最近发展区”的内容。经过学习(发现),本节课的内容可被学生的旧知识的认知结构同化。

重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实验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难点是理论上讨论与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

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合作探究法,启发讨论法。教学工具有:铁架台,水槽,石头,弹簧测力计,漏斗,乒乓球等。

教学过程

本节课共分为导入部分,正课展开部分,最后总结部分。

一、本节课的导入部分是这样设计的:

通过图片和视频,列举中国国防海军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比如“中国第二艘航母,纯国产山东号”服役。然后讨论航母的“排水量”指的是什么?进而点出今天的学习的主题“浮力”。

这样的导入设计的目的是: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国家的日益强大的自豪感。根据动机理论,提升学生的道德感和爱国自豪感是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内在学习动机的。学生产生“利他”的学习动机持久稳定。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知识是有现实作用和意义的,知识“有用”也是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原因。

【编者评: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小学生的学习的学习动机主要是外部的,比如,实验现象的有趣性,老师的表扬和奖励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这种动力明显但不稳定持久。对于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已经具备思维的可逆性,多维性,补偿性等特点,是完全可以培养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二、本节课的正课部分共分为4个步骤逐步推进、展开:

对浮力概念的认识由感性发展为理性,我采用的策略是先破后立。

1、第一步骤为“破”。

通过变式提问来启发学生思考这么一个问题:“往水中放入一块石头,石头下沉,则下沉的石头在水中是否受到浮力?”

让学生先根据个人经验猜想这个问题的答案。一般的,学生对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浮力很好理解,但石头在水中是否受到浮力却会产生不同的看法,这是因为很多人判断浮力是否存在的最可靠的理由是“看浮沉”。这种特征明显属于感性认识,在本节内容中,这个特征并不是浮力存在的“本质”特征,所以,上正课的第一步必须是让学生认识到浮力存在的本质特征可能并不是“浮沉”,这就是破。

接着再提:“你将如何证明石头在水中是否受到浮力?”,为了验证,这里必须开展学生的分组实验,务必让每一位学生经历通过可靠实验事实来去除“非本质”特征对浮力概念的负面影响。学生分组实验前,先让小组内的学生相互讨论,由他们自己制定计划,表格设计,对于有困难的小组,教师要进行适当的指导。对实验方案不能直接告诉同学,这个过程要充分锻炼和发挥学生们的发散思维。

初中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来源不应当仅仅停留在物理实验现象的表面上,应当给予学生更内在的兴趣来源。比如,学生通过实验过程获得可靠的真实数据,再通过数据的比较,让学生自己发现内在的规律,从而获得科学结论。在这个获得结论的过程中学生会获得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这种幸福感和成就感能进一步地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动机,能帮助学生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强大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从而能克服因环境变化或成绩不理想而带来的对学习动机的消退。

所以,通过自己动手实践的实验,不但印象深刻,认识具体,为抽象思维和发散思维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实验学生能得出石头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是否浮沉是无关的认知。这个实验过程以强有力的实验事实,让学生对浮力的感性认识有了理性的部分,发现浮力概念的本质特征并不包含“浮沉”特征。

2、第二部分:第一步是“破”,因为学生根据直观经验判断浮力是否存在的特征属性被事实否定,接下来的第二步是“立”,关于浮力概念,学生心理上此时强烈需要一个更理性的认识。

那么如何判断浮力是否存在或产生呢?可通过设计演示实验来证明浮力产生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得出结论后,还要举一些生活实例证明这个结论的可靠性,这样,学生对浮力的感性认识已经过渡到了理性认识的层次了。

3、第三部分:对某个概念的理性认识还包括定量分析,所以,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是必须进行的环节。这个部分要进行学生实验,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实验前,引导好学生注意这么几点:(1)浮力如何测量(2)猜想影响浮力大小的有哪些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探究时要采用什么方法。根据这个方法要进行哪些步骤和需要哪些器材。(3)先完成表格的设计。(4)学生实验小组内成员要协同合作,分好工。在实验时,老师在各实验小组中及时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困难的问题。实验后,要让各小组选出代表发言,总结出他们的结论。

第三部分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锻炼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对这个学生要注意的事项也会有直观的发现和掌握。这个部分结束后,还要及时做一些练习或举一些实例,进一步让学生掌握浮力与V排,ρ液的关系。有必要,还要举出浮力不变时,分析V排和ρ液的变化。只有经过这一系列的练习才能真正让学生接受浮力概念包括V排,ρ液等本质特征。

4、第四部分:结束阶段的5分钟发言。选出代表,让他根据板书和本节课内容,小结本节课的浮力概念的方方面面。根据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知识能否被学生的旧的认知结构同化,最主要的依据是:学生是否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本节课的一些内容。所以,新课结束前的小结发言非常重要。

最后说一下板书,板书力求精炼,让学生对知识的脉络逻辑关系一目了然,切勿杂乱无章。

Was this helpful?

3 / 0